Wi-Fi為IEEE定義的一個無線網絡通信的工業標準(IEEE802.11)。Wi-Fi發表于1997年,其中定義了介質訪問接入控制層(MAC層)和物理層。物理層定義了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上的兩種無線調頻方式和一種紅外傳輸的方式,總數據傳輸速率設計為2Mbits。兩個設備之間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BS)或者訪問點(Access Point,AP)的協調下進行。
1999年加上了兩個補充版本:802.11a定義了一個在5GHz ISM頻段上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達54Mbit/s的物理層,802.11b定義了一個在2.4GHz的ISM頻段上但數據傳輸速率高達11Mbit/s的物理層。2.4GHz的ISM頻段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蘋果公司把自己開發的802.11標準起名叫AirPort。1999年工業界成立了Wi-Fi聯盟,致力解決符合802.11標準的產品的生產和設備兼容性問題。802.11標準和補充。
哈爾濱無線網絡有哪些分類:
1.無線個域網
無線個人區域網(或無線個域網)。就是在個人工作地方把屬于個人使用的電子設備用無線技術連接起來,整個網絡的范圍大約為10米。
2.無線局域網
無線局域網絡是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在一定的局部范圍內建立的網絡,是計算機網絡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以無線多址信道作為傳輸媒介,提供傳統有線局域網的功能,能夠使用戶真正實現隨時、隨地、隨意的寬帶網絡接入。
3.無線城域網
無線城域網絡是指用戶在--定的城區多個場所之間建立無線連接,不必花費很高的費用鋪設光纜、電纜和對外租用線路。此外,在有線網絡寬帶的租賃線路不能完好使用時,WMAN可以充當備用網絡使用。WMAN的使用是通過無線電波、紅外線光波傳送數據。盡管目前我們正在使用的各種不同技術,如多路多點分布式服務(MMDS)和本地多點分布式服務(LMDS),偵責制定網絡寬帶無線訪問標準的IEEE 802.16技術人員仍在開發規范以便實現這些技術的標準化。
4.無線廣域網絡
無線廣域網絡是指用戶通過遠程公用網絡或者專用用戶網絡建立的無線網絡技術。其主要是通過使用由無線服務供應負責維護的若干天線基站或者衛星系統,可以覆蓋廣大的地理區域。目前的無線網絡技術被稱為第二代系統(我們俗稱為2G)。第二代系統(2G)包括移動通信全球系統(GSM)、蜂窩式數字分組數據(CDPD)和碼分多址(CDMA)。目前正努力從第二代(2G)網絡向第三代(3G)技術過渡。